187 0000 3078

荞面饸饹

分类:陕西美食文化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25 阅读次数:165

 

  关键词:陕西省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北方“面食三绝”之一
  文化典故:
  饸饹,古称“河漏”。荞面饸饹,是陕西省著名的汉族面食小吃,被誉为“北方面食三绝之一”,与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齐名。传说早在1400多年前,先人就用牛角钻六七个小孔,孔如粗麻线大小,面糊放入牛角内,落入沸水锅中煮成面条。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指派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统计,而“河漏”也被作为其中一种上报朝廷。康熙看到“河漏”,因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吃后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但因“河漏”之谐音与治理河道不协调,康熙心中不快,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据有人考证说此食物在元代已经有了,根据是元人王桢著的《农书·荞麦》节中有:“北方山后,诸郡多种,磨而为面或作汤饼,谓之河漏。”“河漏”、“饸饹”,两者在读音上无论按普通话还是陕西腔都很相近。
  西安城墙内的西北方向有一个地方名叫“教场门”,顾名思义,大概是当年八旗兵、绿营兵操演武功的地方。“门”或许无缘再见,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教场门”三个字出现在西安人的口中,常常后面还挂着另两个字“饸饹”,因为教场门的饸饹曾经是古城最有名的一家。
  对教场门饸饹比较肯定的一种说法是其出现于清末,由渭南吕家村一位姓孟的老人创立品牌,其后人孟兆武少承家传,练就了一手做饸饹的绝技。1932年,他先在当时西安市最热闹的南院门第一市场售卖,后来又迁到教场门,此后几十年,在西安饮食市场中自成一家,名声大噪。
  做法口感:
  将荞麦面粉、食用碱、和食盐按一定的比例和匀,在大瓷盆里揉成面团儿。面团儿要揉得恰到好处,最好是揉到面团摊开来,四周的边儿都有往里蜷的感觉,再蒙上笼布搁放起来让面“醒”一下。笼布一定要盖严实,否则面坯表面容易皴,影响面条的口感和美观度。醒好的面在案板上再次和匀揉筋道,接着把面团按需要分成拳头大小的剂子,每个剂子约有一碗面的分量,放在面盆里备用。
  做饸饹俗称“轧饸饹”,它的工具被称为“饸饹床子”,是一个直径十五厘米左右、底端像筛子一样的圆柱形的铁管。放入剂子后,用带着长力臂的木头墩子在上面使劲压,剂子透过底部的筛子网眼被压挤成细长条,就是饸饹了。
  荞面饸饹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热吃,另一种是凉吃。
  夏季一般凉吃,调入精盐、香醋、芥末、蒜汁、芝麻酱和红油辣子,有时师傅芥末下得狠了一些,一筷子入口,不由浑身一颤,好像“七窍六脉都通了”,实乃消夏祛暑的好东西。如加入少许凉粉,再加入其他调味料,还能成为凉粉饸饹。食时不仅带有特异的香味,且对身体大有补益。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荞麦最降气宽肠,故能炼肠胃滓滞,而治浊滞、泄痢、腹痛、上气之疾。”冬季多是热吃,在饸饹碗里浇上臊子和热骨头汤,再撒入胡椒粉、香菜、蒜苗丝和紫菜,吃起来汤鲜面筋,通体舒畅。
  情怀意义:
  “荞面饸饹黑是黑,筋道爽口能待客。”饸饹乃是流行在陕北各地非常普遍的一种面食,但它一般却在款待贵客、节日喜庆或是婚丧嫁娶等重要的时刻才会呈现。它筋细滑软、清香爽口、营养丰富的特质,也使其成为外地朋友争相品尝的美味佳品。
  饸饹的特点是粗、长、韧。“粗”是因压饸饹的床子眼儿粗;“长”是因饸饹床子的腔筒深;“韧”则是因面和得劲儿足、弹性强,入口滑溜且筋道耐嚼。陕北人性情刚直,胸怀豁达,意志坚韧,吃饸饹恰合脾性,正对胃口。这一合一对,便合对出了吃食的热闹和欢喜、乡情的浓郁和绵长。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上一篇:肉丸胡辣汤(非遗)

下一篇:粉汤羊血

客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