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0000 3078

西安市高陵区

分类:陕西历史文化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23 阅读次数:116

  关键词:中国建县历史最早的县份之一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基本介绍:
  1.1、地理位置:高陵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泾河、渭河两岸,西安市辖域北部。东靠临潼区,南接未央区、灞桥区,西连咸阳市渭城区、三原县、泾阳县,北临阎良区;东西长20.55千米,南北宽20.1千米,总面积294平方千米。
  1.2、人口发展:高陵区境内有回族、满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族等6个少数民族,以回族人口最多。2018年,高陵区常住人口36.26万人,较上年末增加0.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42万人,城镇化率64.6%。年末公安户籍人口35.77人,其中城镇人口23.65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86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30250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高陵区常住人口为416996人。
  1.3、补充资料:高陵境内有唐昭慧塔、李晟碑、东渭桥遗址等古文化遗迹,是中国建县历史最早的县份之一。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历史沿革: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置县。
  新莽天凤二年(前15年)改名千春。
  更始元年(前23年)复命高陵。
  三国魏黄初元年(前220年)更名高陆。
  隋大业二年(前606年)又复名高陵,相沿至今。置县以来,随着历代行政建制的改变,县境屡有增析,变化不定,自清代起基本趋于稳定。
  三国魏黄初元年(前220年)撤销阳陵县,其辖地部分并入高陵,县境较前为大。
  北周明帝二年(前558年),省万年县入广阳、高陵二县。县境较前又有所增大。
  唐高祖武德二年(前619年),析本县泾河以南置鹿苑县。
  贞观元年(前627年)撤销,辖地复归高陵。
  唐武宗会昌元年(前841年),析本县清平乡以奉庄陵,县境较前缩小。
  最早记载县境大小的是北宋宋敏求《长安志》。据载:县境东西28里,南北33里。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泾阳县并入高陵,次年(1266)复立。
  明《高陵县志》中,有在明代析东南数里(即张桥、孝义、安信三里之一部分)划归临潼的记载。县境广28里,袤35里。其南省城,东南临潼,东栎阳,又东渭南,东北蒲城,北富平,西北三原,西泾阳,西南咸阳。
  清朝——清代县境变化不大。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为东西距30里,南北距30里。东至临潼界10里,西至泾阳界20里,南至咸宁界20里,北至三原界10里,东南至临潼界20里,西南至咸阳界30里,东北至三原界7里,西北至三原界15里。光绪十年(1884)《高陵县续志》记为东西30里而遥,南北30里而近。
  民国时期——县境亦未有明显变化。据民国三十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载:本县东西相距36里;南北相距33里,面积1188平方里。东至临潼县13里,西至泾阳县21里,南至长安县23里,北至三原县14里,东北至三原、临潼县11里,东南至临潼、长安县28里,西南至咸阳、长安33里,西北至三原县20里。距省城70里。
  新中国——1953年高陵县与邻县调整插花地时,将高陵区东南的惠家场村划给临潼县,换回原邓、邓家沟、六家庄3村。将高陵县渭河南的班家、草店两村划给原长安县(现长安区),换回马坊滩、兴隆村两村。1956年5月,高陵县东北的邸家、学杨、刘家庄、湾里赵4村及王化孙的一部分划给三原县,换回南任、北任、官村聂、官村刘、蜜蜂王、吴郑坊马家、白马寺滩7村。1958年12月14日,高陵县渭河南的耿镇地区(即今耿镇,当时称红旗耕作区)割归西安市,1963年8月20日还归。高陵县东西长20.55千米,南北宽20.1千米,总面积为294平方千米。
  2014年12月1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西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高陵县,设立西安市高陵区。2015年8月4日,高陵“撤县设区”正式挂牌,结束2365年的县制历史。
  历史文化:
  自秦孝公十二年建县至今,高陵区千百年来文脉不断,人才辈出。从汉代的冯商诏续《太史公书》、学者如淳著《汉书音义》,到唐代于志宁修《隋书》;从金元两朝的杨氏三代精修程朱理学,到明代正德状元吕楠著述等身;从清代樊景颜、陈大纲著《蝶园随钞》、张鸿道骈散并尤,到民国刘天章创办《中州评论》,无不印证高陵的文运昌盛。
  解放初期,一批农民作者,农忙之余笔耕不辍,涌现出张诚、王杰、尚英等一大批享誉三秦、叫响全国的王老九式的农民诗人和业余剧作者。这一时期,高陵戏剧创作成为陕西的亮点,成为高陵文化现象的第一个高潮。
  上世纪70年代,高陵群众自编自演故事活动轰动全国,高平、杨宏志、赵志信等60多位专业和业余创作人员创作的400多篇故事,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其中,《起根发苗》《石头赶车》《见面》等48篇故事不仅在全国主要媒体发表、转载、转播,还被陕、豫、浙、鄂等多个省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剧团改编为广播剧、电视剧、戏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一时间,高陵成为闻名全国的“故事之乡”,掀起了当代高陵文学的第二次高潮。
  改革开放后,高陵沐浴在文学的春风里,全民故事创作编讲活动的蓬勃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曲艺等其他文学体裁创作。农民陈民义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在别人遗弃的烟盒、废纸上,创作完成了剧本秦腔剧《所长》、电视连续剧《三缺一》、大型眉户剧《拆迁》;七旬农民宋淑玲,“忙罢农田,又耕方田”,创作了100多个歌颂改革开放及身边新人、新事、新风尚的快板作品,在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王咸阳、张永强、周晓兰、张共堂、周宝成、耿主瑞等一大批奔波在生活一线的群众文学爱好者,不是“放下锄头,又握笔杆”,就是“刚下灶台,又筑文台”,农活之余,用自己的文字记录着高陵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成就。
  历代的高陵才俊,承前启后,弘扬时代风采,不断为高陵文学与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这片土地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正是这深厚的文学积淀,造就了高陵淳朴的民风民俗,孕育了高陵人民崇文尚礼的传统美德,激活了高陵作家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为“高陵文学现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风景名胜:
  历史遗迹:昭慧塔、杨官寨遗址、唐东渭桥遗址。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客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