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0000 3078

唐华清宫

分类:陕西历史文化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23 阅读次数:190

  关键词:汤泉宫骊山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介绍:
  1.1、基础概况:唐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后也称“华清池”。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唐玄宗悉心经营建起如此宏大的离宫,他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岁尽始还长安。安史之乱后,政局突变,华清宫的游幸迅速衰落,唐朝以后各代皇帝已很少出游华清宫。后历代皇家有维修,到解放前已是汤池寥落,宫殿萧疏。华清池,解放后人民政府自1959年起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1.2、地理位置:唐华清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华清宫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
  1.3、宫名由来:初名“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更华清宫,因在骊山,又叫骊山宫,亦称骊宫、绣岭宫。
  1.4、补充资料:1956年8月6日,陕西公布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时,把华清池(华清宫)列为省级保护单位,并提出保护好华清池内所藏的唐汉白玉老君像和北魏温泉颂碑、北魏三道士石刻等。华清宫遗址,划定范围为:临潼区(原县)城南什字至烽火台,东至寺沟,西至牡丹沟。1996年11月,华清宫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称国四)。
  历史背景:
  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列植松柏千株,修屋建宇。至唐代逐步形成规模。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诏左卫大将军姜行本,将作大匠阎立德建宫室楼阁,赐名“汤泉宫”。《册府元龟》载:“贞观二十二年(648)正月戊戌,帝如温汤。癸卯,御制碑以示群臣”。唐高宗咸亨二年(671)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天宝六载(747),更温泉宫为华清宫,“环宫所置百司区署,诏琯总经度骊山,疏岩剔薮,为天子游览”(《唐书·房琯传》)。华清宫因在骊山,又叫骊山宫,亦称骊宫。白居易《骊宫高》诗:“骊宫高兮入云”。骊山似锦若绣,一名绣岭,宫因山名,亦名绣岭宫。唐代诗人崔涂、李商隐、崔道融咏华清宫,皆以“绣岭宫”为诗名。
  历史沿革:
  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唐玄宗悉心经营建起如此宏大的离宫,他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岁尽始还长安。故有“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尘埃”之名句。据清乾隆本《临潼县志》载:从开元二年(714)到天宝十四年(755)的40年间,先后出游华清宫36次,有时一年两去,其微行间出无法计算。游幸规模甚大,“千乘万旗被原野,云霞草木相辉光”。“八十一车千万骑,朝有宴饮暮有赐”。等于把长安的政府机关搬到骊山,竟然以华清宫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新的城市。安史乱后,政局突变,唐玄宗终于从皇帝的宝座上跌落了下来。华清宫的游幸迅速衰落,唐朝以后各代皇帝已很少出游华清宫。
  后晋高祖天福年间,把破坏的华清宫“改曰灵泉观”,赐予道士。宋时,“汤所馆殿,鞠为茂草”,建筑物已十分破烂。宋人只能根据华清宫的遗迹,“刊故宫图于石”,让后人知道唐代华清宫的全盛而已。至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以前,有赵志古等人,组织民间力量,曾以15年的时间整修华清宫,曾建起三清殿等八座大殿,朝元、冲明二阁和九龙、芙蓉等汤池(据乾隆本《临潼县志》)。以后又逐渐萧条。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1702)冬十一月西巡时也重修过华清池(原华清宫),他曾“驻跸温泉”。民国时期,也有过几次整修,可是华清池及骊山所存古建,大约就是清初重建后所保留下来的格局,到解放前已是汤池寥落,宫殿萧疏,一片破败景象。
  解放后人民政府自1959年起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辟汤池,修殿宇,建宾馆,开花园,使古老的华清宫焕发了青春,成为人民群众游乐之处。
  建筑布局:
  从文献记载和野外的实际考察中,大抵可知华清宫的范围是:南至骊山西绣岭第一峰(即周烽火台),北到今县城北什字。东至石瓮谷(寺沟)。西到铁路疗养院西侧的牡丹沟。宫城(即罗城),南至山根,北到今县城南什字,东至东窑村,西到游泳池。
  唐代华清宫充分利用了有利地形,使其成为一座结构严谨、富丽堂皇的庞大宫殿建筑群。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构成华清宫的核心。然后向山上和山下展开,利用地形特点,布设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楼阁亭榭,同时还有青松翠柏、荔枝园、芙蓉园、梨园、椒园、东花园等分布其间,把整个华清宫装扮得格外妖娆。华清宫的建筑依山面水,鳞次栉比,除宫城(罗城)外,还有缭墙环绕。缭墙之外,又罗列不少建筑,分宫城区:东区、中区、西区。宫城外与缭墙之间:西、北、东。缭墙外建筑:西、北、东。骊山上宫中建筑:西绣岭及东绣岭等部分。
  1、宫城区


  1.1、宫门——华清宫的重要建筑都布设在这里,周围绕以罗城,分设四门。
  北门(津阳门)因面渭津故名。
  东门(开阳门)因向阳开而故名,开阳门外自北而南有观风楼、重明阁、四圣殿、宜春亭、斗鸡殿、按歌台、王母祠等建筑,乃华清宫中观景区。
  南门(昭阳门)取日之光,质以昭明之意。
  西门(望京门)因面向京都长安故名。门外有西瓜园、看花台、芙蓉园、粉梅坛,是宫中的皇家花园。
  1.2、东区


  瑶光楼、梨园——《长安志》:“津阳门之东曰瑶光楼,南有小汤”。梨园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梨园弟子的地方。《旧唐书·礼乐志》载:唐玄宗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号曰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称梨园弟子”。此为梨园本部,在今西安城北。后世人因称演员曰梨园弟子,剧场曰梨园,本源于此。
  飞霜殿——是此区主体建筑。《长安志》:“瑶光楼南曰飞霜殿”。《津阳门》诗“飞霜殿前月悄悄”。(注:飞霜殿即寝殿。)
  御汤九龙殿——《明皇杂录》:“元宗幸华清宫,新广汤池,制作宏丽,安禄山于范阳以白玉石为鱼龙凫雁,石梁石莲花以献,雕镌巧妙,殆非人工。上大悦,命陈于汤中,乃以石梁横亘其池上,而莲花才出水际,上因幸。解衣将入,而鱼龙凫雁皆若奋麟举翼,状欲飞去。上甚恐,遽命撤去,而石莲花至今犹存焉”。
  玉女殿、虚阁——虚阁今名夕佳楼,下即温泉源,名星辰汤。《长安志》:“虚阁下温泉,二玉石瓮,温泉所出也”。
  1.3、中区


  前殿、后殿——前殿在南,后殿在北,是中区的主体建筑,与津阳门、昭阳门、朝元阁同在一条中轴线上。往南可直出昭阳门。往北,须由日华门、月华门绕道东区或西区,方能出入津阳门和北正门。
  太子汤、少阳汤、尚食汤、宜春汤——前殿东南,自东而西有太子汤和少阳汤,南面自东而西有尚食汤和宜春汤。
  1.4、西区
  自北向南有七圣殿。功德院在小墙北,长汤十六所,笋殿在小墙南。
  七圣殿——又名七星殿。《长安志》:“自神尧至睿宗,昭成、肃明皇后皆立衣衮衣。绕殿石榴太真手植也。”《津阳门》诗注:“宫中有七圣殿,自神尧至睿宗,逮窦后皆立衣衮衣,绕殿石榴树,皆太真所植。”
  功德院——《津阳门》诗:“果老药堂空掩扉”。(注:南有功德院,其间瑶坛羽帐皆在焉。顺兴影堂,果老药堂。亦在禁中也。)
  顺兴影堂——《津阳门》诗注:“真人李顺兴,后周时修道此山,神尧皇帝受禅,真人潜告符契,至今山下有祠宇”。
  果老药堂——果老乃八仙中张果老也。
  长汤十六所——《明皇杂录》:“又尝于宫中置屋数十间,环回甏以文石,为银镂漆船及白香木船,檝棹皆饰以珠玉。又于汤中垒琴瑟山及沉香为山,以壮瀛洲。”(注:宫中除供奉两汤池外,更有十六所长汤,每赐浴诸嫔御,其修广与诸汤不侔,甃以文瑶宝石,中央有玉莲捧汤泉,喷以成池。又缝缀绮绣为凫雁于水中,上时于其泛钑镂小舟以嬉游焉。)
  笋殿——《雍录》:“殿侧有温泉汤碑,其石莹澈见人形影,宫中号玻璃碑”。即北魏元苌所撰温泉碑,旧在灵泉观,今在温泉源前西壁。
  芙蓉汤——名海棠汤。清乾隆《临潼县志》:“在莲花汤西,沉埋已久,人无知者,近修筑始出,石砌如海棠花,俗呼为杨妃赐浴汤,岂以海棠睡未足一言而为之乎”。


  阿汤——唐张祜《阿汤》诗:“日落宫城红树芳,绿窗灯影在雕梁。金舆未到长生殿,妃子偷寻阿汤。”未见文献记载,故址不可考。是否芙蓉汤的异名,亦不可知。
  2、宫城外至缭墙区
  在宫城东西两侧及北布置了许多殿、观、坛、台及花园,与宫城中的建筑物遥遥相望,生机盎然。
  2.1、宫城西侧——望京门外
  芙蓉园——《津阳门》诗注:上尝于芙蓉园(京城东南)中获白鹿,惟山人王旻识之,曰:‘此汉时鹿也’。唐芙蓉园应制诸作,即京城东南隅芙蓉园,与此芙蓉园有别。
  粉梅坛——《津阳门》诗:“饮鹿泉边春露晞,粉梅檀杏飘朱墀”。
  看花台——为观赏芙蓉之处。登台西望,可望缭墙外牡丹。
  西瓜园——在望京门外地看花台北。王建《华清宫》诗:“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
  2.2、宫城北——津阳门外
  朝堂——在津阳门外东西两边。
  弘文馆——是设于华清宫讲经校书之所。按:“弘文馆始置于唐高祖武德初年,名修文馆。九年(626)改名弘文馆,又名昭文馆,内设祥正学士,掌制诰,以文学语言谏诤。讲经博士讲授儒学经典,校书掌校正书籍。”
  2.3、宫城东侧——开阳门外
  观风楼——郑嵎《津阳门》诗:“此时上御观风楼,水光山影相参差”。(注:观风楼在宫外东北隅,属夹城而连于内,前驱驰道,周视山川。宝应中,鱼朝恩毁之以修章敬寺。)
  重明阁——《长安志》:“今四圣殿北,临高有重明阁,倚栏北瞰县境如在诸掌,阁下有方池,中植莲花,池东凿井,每盛夏极甘冷,人争汲之”。
  四圣殿——《雍录》:“殿东有怪柏”。位置在重明阁南。
  宜春亭——《雍录》:“在开阳门外”。
  斗鸡殿——《雍录》:“在观风楼南”。《津阳门》诗注:“观风楼毁,惟斗鸡殿与球场迤逦尚在”。斗鸡,在秦汉时期就已非常盛行,《史记·袁盎传》:“盎病免居家,与闾里相随行,斗鸡走狗”,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就是一个斗鸡走狗迷。三国时,斗鸡亦很活跃,曹植有诗:“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湫间”。魏明帝为了斗鸡还特别建造了一座斗鸡台。唐玄宗李隆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按唐代民间习俗,斗鸡多在清明节。为了过瘾,他不仅在华清宫中修有斗鸡殿,还特意在长安两宫间设立鸡坊,成为四时皆斗的常戏。
  按歌台——《雍录》:“在斗鸡殿南,台临东缭墙”。郑嵎《津阳门》诗:“迎娘歌喉玉商碟,蛮儿舞带金葳蕤”。大凡宫中歌舞盛会多在此举行。所谓“按歌台上新声歇”即言此。
  3、缭墙外有关建筑
  所谓缭墙,即曲折缭绕的墙,因它缭绕着宫城,故名缭墙。为宫外围墙。北有东西二门,在东者曰北缭门,在西者与津阳门正对,曰北正门。东西各有一门,共四门。西缭墙内侧有一夹道可登山,正西有复道自缭墙可通长安。
  3.1、缭墙外西边
  赐庄——即唐玄宗赐杨国忠、虢国夫人及韩国、秦国夫人之宅第。在宫西,极为豪华。据《旧唐书·杨国忠传》说:“玄宗每年冬十月幸华清宫,常经冬还宫。国忠山第在宫东门之南,与虢国相对,韩国、秦国甍栋相接。天子幸其第,必过五家,赏赐宴乐。”
  牡丹沟——唐玄宗为了游幸时也能观赏名花,除在望京门外植芙芙蓉外,又于西缭墙外的山谷中遍植牡丹,沟因花名曰牡丹沟。若站于缭墙内的看花台上,于内可观园中芙蓉,于外可赏园外牡丹。
  唐昌观、白鹿观——在牡丹沟西。
  3.2、缭墙外北边
  讲武殿——在正北门外,东西两侧是讲武之地。讲武由来已久,《周礼·月令》:“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新唐书》记载:开元二年(713)十月,唐玄宗在骊山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阅兵讲武活动,因此在以后扩建华清宫时修此讲武殿。
  望仙桥——在华清宫北正门外,讲武殿北。
  3.3、缭墙外东北
  舞马台——舞马之所,舞马是唐玄宗独出心裁的大发明。《明皇杂录》称:“玄宗常教舞马四百蹄,各为左右,分为部目,为某家宠,某家骄。时塞外亦有善马来贡者,上俾之教司,无不曲尽其妙。因命衣以文绣,络以金银,饰其鬃鬣,间杂珠玉。奏其曲谓‘倾杯乐’者数十回。其马奋首鼓尾,纵横应节。又施三重板床,乘马其上,旋转如飞,……每千秋节(玄宗生日)命舞于勤政楼下。”
  大、小球场——《长安志》:“在宜春亭北门外曰大球场,其西曰小球场”。此外尚有东瓜园、摘椒亭、逍遥殿等。
  4、骊山上建筑——昭阳门外
  骊山以石瓮谷为界,为西绣岭与东绣岭。西绣岭有三峰,自东而西最高者为第一峰,次为第二峰,再次最西为第三峰。
  4.1、西绣岭
  第一峰为周幽王时举烽火处,峰巅西有羯鼓楼,楼东上有翠云亭。
  羯鼓楼——《长安志》:“在朝元阁之东,近南缭墙之外”。乾隆本《临潼县志》:“‘羯鼓楼在第一峰西’,或是。”《通典·乐典》:“羯鼓正如漆桶,两头俱击,以出羯中,故号羯鼓,亦谓之两仗鼓”。
  翠云亭——又名翠阴亭,宋刊李埏绝句:“一别骊山岁已深,林花依旧绣岭岑,归寻当日新开路,隐约苔痕下翠阴。”(诗石后注:翠阴亭,乃开元时胜境,今路在亭基之上。)
  第二峰,由第一峰北下即西绣岭第二峰。
  望京楼、钟楼——望京楼峙其西,钟楼屏其东,望京楼面向西,故以望京名之,又朝落日斜阳,亦名斜阳楼。
  第三峰,第二峰北下即西绣岭第三峰。
  朝元阁——又名老君庙,又名老君殿,亦名降圣观。《旧唐书》:“唐高宗李治麟德三年(公元666),幸老君庙,追号曰太上玄元皇帝,创建祠堂,其庙置令、丞各一员”。老君殿、老君庙是朝元阁的异名,诸说大体一致,唯降圣观与朝元阁是否为一尚有争议。
  长生殿——又名集灵台。《旧唐书》:天宝元年(742)“新成长生殿,名曰集灵台,以祀天神”。《长安志》:“长生殿,斋宫也,有事于朝元阁即斋沐此殿”。《长恨传》载:“天宝十载,杨贵妃待辇避暑骊山宫,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时夜半休,侍卫于东西厢。元宗凭贵妃肩而立,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
  迎春坪、饮鹿泉、饮鹿槽——迎春坪,在老君殿前,西临牡丹沟。《长安志》:“山城内多驯鹿,有流涧号饮鹿泉”。饮鹿槽乃当时为鹿饮水的石槽,今老君殿西侧临牡丹沟处有一石槽,人称饮鹿槽,当为其遗物。
  荔枝园、连理木、燕子龛——荔枝园、连理木临西缭墙。南有燕子龛。《陕西省志》:“在降圣观南”。王维有《燕子龛禅师》诗作。
  4.2、东绣岭
  石鱼崖——因其形似鱼而故名。石瓮谷水激石成瓮,清乾隆《临潼县志》:“石瓮谷在东绣岭左,谷中尽植兰蕙,亦谓之芝兰谷”。清顺治《临潼县志》:“飞泉在石瓮谷中,其水瀑泻喷激如飞”。
  红楼、绿阁——乾隆《临潼县志》:“绿阁在西,红楼在东,下有涧泉瀑布千尺,声淙淙林石间,仄蹬盘空,上下曲折。从柏影中北瞰渭河明腻如线”。明人袁宏道谓:“骊山佳境在此,睡海棠恐不能到,其信然”。顺治《临潼县志》:“红楼,在石瓮寺西岩下临绝壁。楼中有元宗题诗,真草八分书,每句一体。两壁上有王维山水画。”
  福岩寺——即石瓮寺(见本章五节,寺院)。
  斯飞亭——在寺之右。乾隆《临潼县志》:“岩如屏封,泉壑幽雅,旧有斯飞亭”。宋刊李珽《咏骊山》诗石序说:“携家登朝元阁,晚由东山北下,自石瓮过开元山路并斯飞亭,皆当日亲为开置,今复经徙,因留拙句”(诗从略)。按:亭故址应在寺西崖上。
  王母祠——乾隆本《临潼县志》:“天宝元年作”。《津阳门》诗:“金沙洞口长生殿,玉蕊峰头王母祠”。《杨妃外传》:“骊山有玉蕊峰金沙洞。”据传:宫内又有冲明阁、御容殿,宫北次东有更衣殿,次西有五圣殿、少府监、天狗院、鹰鹞院、御马院。山上有飞阁寺,天华宫、玉女明星殿等,故址均不可考。
  文化典故:
  唐明皇与杨贵妃
  1、一骑红尘妃子笑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所作的《过华清宫》,诗里提到的妃子就是杨贵妃。唐玄宗知道杨贵妃喜欢吃荔枝,于是便命人千里迢迢从岭南送荔枝到长安城。当时的交通极不方便,况且岭南到长安路途遥远,为了保持荔枝的新鲜,唐玄宗命人开辟了一条从岭南到长安的千里贡道,并让人快马运送。快马最快可以日驰500里,为了运送这些荔枝,不知累死了多少快马。
  2、鹦鹉冢
  传说岭南有人上贡了一只白鹦鹉给杨贵妃,因其全身通白,所以杨贵妃给它取名“雪衣女”,不过宫人们都称其为“雪衣娘”。雪衣娘非常伶俐,不仅能模仿人说话,还会背诗,唐玄宗曾让人教它诗篇,几遍之后,它便能吟诵出来,唐玄宗和杨贵妃因此都很喜欢它。雪衣娘还善解人意,唐玄宗与人下棋的时候,如果棋局不利于唐玄宗,侍从只要叫声雪衣娘,它便会飞到棋盘中捣乱,或是啄对方的手,让他们无法应战。杨贵妃没事的时候,也常常独自逗它玩。
  后来,这只雪衣娘被老鹰啄死了,杨贵妃和唐玄宗都很伤心,将其葬在御苑中,并建了鹦鹉冢。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物尚且如此关心、喜爱,对杨贵妃本人就更不用说了,哪怕她做得再过分,也舍不得伤害她。
  3、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杨贵妃得势之后,杨家人也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她的三个姐姐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大姐)、虢国夫人(三姐)、秦国夫人(八姐),唐玄宗每年赏赐给她们的脂粉钱多达千贯,杨贵妃的两位堂兄弟杨铦、杨锜也加官晋爵。杨家人“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因此当时有歌谣唱道:“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
  除了这五位杨家人之外,杨贵妃的另外一位族兄杨国忠因为杨贵妃的关系,也得到了唐玄宗的重用。唐玄宗为了讨好杨贵妃,一味任由杨家人胡来的做法直接导致了大唐的国势趋于没落,并导致了安史之乱,而杨氏也因此遭到灭门。
  4、霓裳羽衣
  杨玉环除却容貌出众,更令玄宗神魂颠倒的是她高超的音乐舞蹈艺术修养。史载她“善歌舞,通音律”,而玄宗也有同好,这就难怪他会将她视为自己的艺术知音和精神伴侣了。这一点,从他“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的欣喜语气里便可知。唐玄宗熟悉音律,对曲乐、舞蹈都颇有研究,不少贵族子弟在长安梨园都曾受过他的训练。《旧唐书》里记载,玄宗曾组建过“宫廷乐队”,选拔子弟300人,宫女数百人,招呼他们作指导。对于这样很有才情的“艺术”帝王,精通音律的杨玉环自然显得格外有魅力。
  据说有一次,玄宗倡议用内地的乐器配合西域传来的5种乐器开一场演奏会,贵妃积极应和。当时贵妃怀抱琵琶,玄宗手持羯鼓,轻歌曼舞,昼夜不息。对此,有白居易诗为证:“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杨玉环还是个击磬高手,她演奏时“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声,虽梨园弟子,莫能及之”。玄宗为讨得美人欢心,特意令人以蓝田绿玉精琢为磬,并饰以金钿珠翠,珍贵无比。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在一次皇家沐浴时,寿王妃如出水芙蓉一下子被唐玄宗看上了。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与李瑁成亲五载的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此时她才22岁,玄宗则56岁,玄宗先令她出家为女道士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
  5、羞花典故
  有一种小巧玲珑的花卉,它的复叶酷似芙蓉枝,点点对称,宛如鸟羽。植株上缀以数朵淡红色的小花,状若杨梅。人们用手一指,它那羽状小叶便很快闭合,叶柄也慢慢垂下,就像初涉人世的少女,因为纯洁和朴实,才那样忸怩、娇羞,所以人们都叫它“含羞草”。传说杨玉环初入宫时,因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唐玄宗听说宫中有个“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见,封为贵妃。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含羞草“羞”于见人,是由于植物电的缘故。含羞草的叶栖基部,有一个薄壁细胞组织叫做“叶褥”,平时里面充满了足够的水分。当叶片受到刺激时,薄壁细胞里的水分,在植物电的指令下,立即向上部与两侧流去。由于叶片的重量增加,就产生了叶片闭合,叶柄耷垂的现象。含羞草植株纤细娇弱,为了生存,它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这种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
  6、《长恨歌》
  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婉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上一篇:兴庆宫遗址及公园

下一篇:大明宫

客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