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0000 3078

大明宫

分类:陕西历史文化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23 阅读次数:187

  关键词: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基本介绍: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
  1.1、地理位置:大明宫地处长安城北郭城外,北靠皇家禁苑、渭水之滨,南接长安城北郭,西接宫城的东北隅。一条象征龙脉的山原自长安西南部的樊川北走,横亘六十里,到了这里,恰为“龙首”,因地势高亢,人称龙首原。龙首原本为隋大兴城北的三九临射之地,内有观德殿,是举行射礼的地方,唐因袭这一功用。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占地面积约3.2平方千米,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前朝的中心为含元殿(外朝)、宣政殿(中朝)、紫宸殿(内朝),内庭有太液池,各种别殿、亭、观等30余所。
  1.2、宫名由来:“大明”一词早见于《诗经·大雅》中的《大明》篇,按《毛诗序》释义为:“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文王,武王相承,其明德日以广大,故曰大明。”大明宫如同未央宫之名也出自《诗经》一样,都是以周王的勤政贤明作为榜样的一种自我的鞭策。
  大明宫的来历还有一个奇异的传说。初建之时,从工地上曾挖掘出过一面古铜宝镜,魏征认得是秦始皇曾经用来清除异己的镇国之宝,叫“秦镜”。传说它能照见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纤毫可见。更重要的是它还能照出群臣的忠奸、国运的兴衰。大明宫竣工后,秦镜就被悬挂在朝堂上震慑妖邪,以后也就有了“明镜高悬”的说法。有宝镜镇守,自是一派的正大光明,所以称为大明宫。
  1.3、结构布局:大明宫选址在唐长安城宫城东北侧的龙首原上,利用天然地势修筑宫殿,形成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宫城的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南宽北窄的梯形。
  宫城外的东西两侧分别驻有禁军,北门夹城内设立了禁军的指挥机关——“北衙”。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门南门,门前是宽达176米的丹凤门大街,丹凤门以北依次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玄武殿等组成的南北中轴线,宫内的其他建筑,也大都沿着这条轴线分布。《雍录》载:大明宫自丹凤门有含元殿,再北为紫宸殿,南北相沓,三座建筑都建于山岗之上。前朝区占据龙首山的最高端,过了前朝区,龙首山北麓的地势迅速降低,高差达数米。
  1.4、补充资料: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占地面积约3.2平方千米,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前朝的中心为含元殿(外朝)、宣政殿(中朝)、紫宸殿(内朝),内庭有太液池,各种别殿、亭、观等30余所。
  1961年3月4日,大明宫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9月9日,史诗纪录片《大明宫》在联合国总部首映,开创了中国电影在联合国首映的先河。2010年,西安市在大明宫原址建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2014年6月22日,大明宫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1年10月18日,大明宫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历史背景:
  1、营建背景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隋帝国以《周易》的乾卦理论为指导建造了大兴城,也就是后来的唐长安城。地理和天象相对应,象征北极星的皇宫太极宫,被安排在长安城北部中央的位置。然而过于理想化的设计,忽略了地形的缺陷,太极宫处在长安城地势最低的一块洼地上,夏季潮湿而燥热。
  唐贞观八年(634年),居住在长安城北苑大安宫的太上皇李渊年事已高,监察御史马周上奏请为太上皇新建一座“以备清暑”的新宫,以求“称万方之望则大,孝昭乎天下”。为表孝心,唐太宗李世民欣然批准,命人勘寻宫址,择定“龙首原”。堪舆完毕,浩大的新宫建设正式启动,即大明宫的前身永安宫。
  营建人员——大明宫的设计者史书没有记载。在大明宫营造期间,担任将作大匠一职的人,是声名显赫的大画家、《步辇图》的作者阎立本。将作大匠专门负责皇家工程设计和营造,“掌供邦国修建土木工匠之改令,总四署、三监、百工之官属,以供其职事。凡西京之大内、大明、兴庆宫,东都之大内、上阳宫,其内外郭、台、殿、楼、阁并仗舍等,苑内宫、亭,中书、门下、左·右羽林军、左·右万骑仗、十二闲厩屋宇等,……凡有建造营葺,分功度用,皆以委焉”。可见,大明宫的具体修建,定是由“掌供邦国修建土木工匠之改令,总四署、三监、百工之官属”的将作监负责。
  阎立本父子三人深谙工艺之学。父亲阎毗为隋朝的殿内少监,兄长阎立德曾先后担任唐朝的将作大匠和工部尚书,并设计了翠微宫、玉华宫以及唐太宗的昭陵。阎立德死后,阎立本继任其兄之职,任唐帝国的将作大匠。除了深厚的家学渊源,阎立本也是唐代声名显赫的大画家,举足轻重的皇家宫殿必定是帝国最杰出的艺术家智慧的结晶。由此推断,大明宫的设计者是阎立本。
  监造者——大明宫的建造者是司农少卿梁孝仁,主管农业,由于精明干练,被任命为大明宫建筑工程的总指挥。
  2、营建过程
  贞观初修——贞观八年(634年)十月,新宫建设开始。起初取名为“永安宫”,意求太上皇李渊长永安泰。贞观九年(635年)正月,新宫更名为大明宫。
  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年届七旬的唐高祖李渊驾崩于长安大安宫寝殿内,大明宫建设随即终止。此次建设时间仅持续半年有余,按唐代殿堂营作,一般是先备料,后施工,石构件和木材的材质运输及砖瓦的烧制,都很耗费时间,还要避开农忙季节,且李渊病逝十余年间,不见有使用大明宫的记载,可以推测此次工程无多大建树。大明宫的基本格局并非在贞观时期形成,在这一阶段,属于古代皇家离宫式建筑,正规的大内仍然是太极宫;高宗常驻大明宫,遂使它成为正规的宫城性质,因为它在太极宫(大内)的东侧,而有所谓“东内”的说法。
  龙朔建成——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常年居住在太极宫内。一直体弱多病的他又患上了风湿病,史书载“风痹”。因太极宫地势低下湫湿,高宗不堪忍受疾病之苦,于是大明宫的修建再次提上日程。时隔二十八年,龙朔二年(662年),大唐举全国之力再兴土木营建大明宫。“遣司稼少卿梁孝仁监造”“命征盘石之匠,下荆扬之材,操斧执斤者万人,涉债砾而登崔鬼;择一干于千木,规大壮于乔枚”。
  由于皇帝的紧急需要,工程进展十分迅速,“(龙朔二年)六月七日,制蓬莱宫诸门殿亭等名,至(龙朔三年)二月二日,税十五州率口钱,修蓬莱宫(咸亨元年改名含元宫,长安元年复名大明宫),减京官一月傣,助修蓬莱宫,(龙朔三年)四月二十二日,移仗就蓬莱宫新作含元殿,二十五日,始于紫宸殿听政,百僚奉贺,新宫成也”,新宫的修建仅用了十个半月的时间,可谓神速。同时在大明宫丹凤门南面,辟丹凤门大街。“置宫后,分诩善、永昌各为二坊”,“街广一百三十步,南北尽二坊之地,南抵永兴坊北门之东”。
  此次建设,奠定了大明宫的基本建筑格局。大唐皇室从太极宫迁入大明宫,开启了大明宫作为大唐帝国新的政治中心的序幕。
  3、历代修缮
  唐玄宗即位后,于开元十四年(726年)决定移杖兴庆宫听政,为方便皇帝游走于两宫之间,同年修建了夹城复道,北起大明宫东宫墙,南沿唐长安城东郭城墙,直抵兴庆宫,这使大明宫东宫墙五十米外另添一堵城墙,无疑对大明宫较大改动。翰林院和学士院在大明宫右银台门附近,唐置翰林,为文艺、技术之士待诏之所,但玄宗后,翰林地位显着提升,张说、陆坚、张九龄、徐安贞等均为翰林待诏,史载“王者尊极,一日万机,四方进奏,中外表疏批答,或诏从中出”。随着翰林的参掌机务,其原有办公驻地已不能满足需求,遂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玄宗在翰林院南另置学士院,二院共同组成皇帝的私人顾问机构,掌握草诏权,是唐代中后期重要的政治机构。大明宫政治决策机构由外朝向内廷迁移的变化,标志着皇权的进一步集中,大唐帝国逐步由律令政治体制向高度集中的皇权体制过渡。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财政窘迫、国库空虚,无力承修浩大工程。忙于平乱的肃、代二帝也无暇顾及大明宫的修缮;德宗、宪宗朝,外平吐蕃、内缓强蕃,国家财力状况也有所好转。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含元殿迎来大修,这次大修历时一年多。德宗还曾修缮过后庭内廊、在麟德殿前增建会庆亭等。
  唐宪宗时期,史称“元和中兴”,整修大明宫的规模较德宗时期大为增加。宪宗刚刚登基,便诏左神策军新筑夹城,在宫城北面置玄化门、晨辉楼;在宫城南门建福门外建设待漏院,以解上朝大臣们的风雨之苦;扩建含元殿前朝堂、开含元殿西廊内便门,以通“宰臣自阁中赴延英路”,又修日华门、通乾门,以便朝臣出入内禁。元和十二年(817年)五月,宪宗在后宫太液池西侧建回廊四百间;同年为满足皇家的宗教需求,又建西夹城,便于通往长安城西面修德坊内的兴福佛寺;此外,他还在东内苑“浚龙首池,起承辉殿,雕饰绮焕,徙植佛寺之花木以充焉”,在北部禁苑“浚鱼藻池”。以满足日常游乐。
  唐宪宗死后,藩镇割据日益严重,宦官当权,党争不断,社会矛盾十分尖锐,起居听政于大明宫的八位皇帝都怀有恢复大明宫美好光华的愿望,但是捉襟见肘的国库已无法支出修缮的经费。唐穆宗修建“百尺楼”,引起朝臣不满,“内外多事,土木之工屡兴,物议喧然”。
  唐敬宗即位后,在大明宫中拆旧立新,建清思殿,“用铜镜三千片,黄、白金薄十万番”,并在清思殿前院开辟马球场,终日击球,乐此不疲。
  唐武宗崇道,刚登基便在麟德殿修道场,并搭起一座高高的“九天坛”,亲受法口;会昌元年(841年)、五年(845年),修建灵符应圣院于龙首池、望仙台。
  4、毁于兵燹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率军攻入长安,与唐军交战三年,使得长安城“宫、庙、寺、署,焚荡殆尽”,大明宫也遭到极大破坏,此为大明宫所经第一次毁坏。
  黄巢起义平息不久,唐昭宗乾宁三年(896)七月,李茂贞的岐山军“犯京师,宫室间舍,鞠为灰烬,自中和(881)以来,葺构之功,扫地尽矣”。“中和年以来,葺构之功”,指黄巢兵退后,对包括大明宫在内的长安城进行过修复,然而不过五年,李茂贞的一把火又使此番努力“扫地尽矣”,此为大明宫所经第二次毁坏。
  李茂贞兵退后,唐昭宗任命华州节度使韩建为修宫网使,整饰长安宫室,当时已无力修复全部建筑,主要是修整太极宫。好景不长,天复元年(901)十一月,强蕃朱全忠西入潼关,宦官韩全诲劫昭宗西去凤翔,然后“火焚宫城”。天佑元年(904),朱全忠下令彻底废毁长安城,此为对大明宫的第三次焚毁。这一次给已经破败不堪的大明宫致命一击,除一些体积较大、搬不动的砖石类建筑物以外,其余荡然无存。
  至宋代,大明宫的晚唐遗物要么被当地官府征为他用,要么被附近居民拆走作为建筑房屋的材料,所剩无几。从此,大明宫在历史长河中烟消云散。
  主要建筑:
  1、宫城城门
  大明宫宫城共有九座城门,南面正中为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东西分别为望仙门和建福门;北面正中为玄武门,东西分别为银汉门和青霄门;东面为左银台门;西面南北分别为右银台门和九仙门。除正门丹凤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各门均为三个门道。在宫城的东西北三面筑有与城墙平行的夹城,在北面正中设重玄门,正对玄武门。
  1.1、丹凤门


  丹凤门是唐大明宫中轴线上的正南门,其长度、质量、规格为隋唐城门之最,体现其千般尊严、万般气象的皇家气派。它的规制之高、规模之大均创都城门阙之最,对研究唐长安城和中国都城考古均有重要价值,被文物考古界誉为“盛唐第一门”。经过发掘,丹凤门发现了五个门道遗迹,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建筑制度最高的城门,东西长达六十多米,南北宽二十米,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天下第一门”。丹凤门沿用历史长达240余年,北面正对含元殿,两者之间为长600余米的御道。丹凤门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大规模营筑大明宫时,于大明宫南墙即长安城北郭墙东段开辟修建。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曾改名“明凤门”,不久复名“丹凤门”。自建成之日起,丹凤门就成为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在大明宫诸门中规格最高。丹凤门上有高大的门楼,是唐朝皇帝举行登基、宣布大赦和改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
  1.2、望仙门与建福门——宫城外墙的城门,除南宫墙中央的丹凤门外,其东侧有望仙门(再东还有东内苑的正门——延政门),西侧有建福门。晚唐时期,皇帝多在宣政殿西侧的延英殿视朝,上朝的宰相和百官都是从西侧的建福门出入,所以建福门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宫门。
  1.3、左银台门与右银台门——左银台门位于紫宸殿东,右银台门位于紫宸殿西。晚唐时期,皇帝主要住在大明宫的西部寝宫,内侍省、少阳院、翰林院、客省等都集中在右银台门一带。右银台门外,向南直通长安城北墙的兴安门,由此门进入长安城以及皇城和大内,交通方便,所以大明宫西侧的右银台门就成为出入大明宫的主要宫城大门。
  1.4、翰林门——唐代翰林、学士们每天上下班,先从右银台门进入大明宫,然后再由西宫墙翰林门出去,即进入西夹城的翰林院与学士院。《雍录》卷四载:“学士院在禁中,非内臣宣召无因得入,故院设复门所以通禁庭也。”
  1.5、九仙门——位于右银台门北。九仙门外正是“西夹城”北段、右三军(右神策军、右龙武军、右羽林军)驻地,此门只是右三军驻地通往宫内的大门。元和十五年(820年),穆宗即位不久,就多次到右军,并登上九仙门楼观察角抵和杂戏。
  1.6、玄化门——开于大明宫东墙北段,沟通东夹城内驻在的左三军与宫城的联络。东宫墙的玄化门与西宫墙的九仙门,功能相同,形制对称。
  1.7、太和门——《长安志》载:左神策军、左龙武军、左羽林军等“左三军”在“太和门之北”。所谓太和门,顾名思义与“太和殿”有关。
  1.8、玄武门——《旧唐书·玄宗本纪》载:玄宗除韦后时,曾亲历大明宫玄武门用兵。《唐六典》载:“北曰‘玄武门’,左曰‘银汉门’,右曰‘青宵门’”。位于夹城北宫墙中略偏西。
  1.9、内重门——位于玄武门内(南)侧,是一座便于车马通行的三间一门道“屋门”——穿堂门。
  1.10、重玄门——夹城北墙正中,正对玄武门。
  2、三朝大殿
  2.1、含元殿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大朝正殿,位于丹凤门以北、龙首原的南沿,是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之所,也称“外朝”。主殿面阔十一间,加上副阶为十三间,进深四间,加上副阶为六间。在主殿的东南和西南方向分别有三出阙翔鸾阁和栖凤阁,各以曲尺形廊庑与主殿相连,整组建筑呈“凹”字形。主殿前是以阶梯和斜坡相间的龙尾道,表面铺设花砖。在龙尾道的前方还有一座宫门,左右各有横贯东西的隔墙。
  含元殿建造时充分利用了龙首原的高地,居高临下,威严壮观,视野开阔,可俯瞰整座长安城,王维有诗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形容了它当时的巍峨气势。含元殿主要是举行大朝礼仪的场所。自龙朔三年(663年),唐高宗始听政于大明宫,含元殿便取代了太极宫承天门的地位。无论是大朝仪、还是皇帝上尊号、改元大赦,都属于含元殿的礼仪功用。除了用作礼仪,含元殿使用很少。见于史料的仅有宴燕群臣和策试举人。唐玄宗经常在含元殿大宴群臣,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宴京师侍老于含元殿庭,赐九十以上几、杖,八十以上鸠杖”,规模很大。唐玄宗还曾在开元八年(720年)、九年(721年),天宝元年(742年)、三年(744年)四次在含元殿策试举人。
  2.2、宣政殿


  含元殿正北是宣政殿,为皇帝临朝听政之所,称为“中朝”。宣政殿前左右分别有中书省、门下省和弘文馆、史馆、御史台馆等官署。在殿前有三门并列的宣政门。宣政殿作为常朝的殿堂,是大明宫中轴线上三座主要朝廷主殿的核心,大唐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影响历史进程的诏令,都是从这里策划和发出的。
  宣政殿的主要使用情况如下:
  一、望朔受朝——皇帝御宣政殿受朝,是经常的活动,它是望、朔视朝。
  二、常朝——平时的常朝听政,一般是皇帝和宰相根据情况决定几天一次朝会。
  三、皇帝亲躬——皇帝亲躬的典礼、仪式多在宣政殿举行,庆典结束后,一般都是登大明宫丹凤门楼宣布天下,并宣布大赦令。
  四、传授国玺及新帝即位——在宣政殿也举行过太上皇向皇帝传授国玺及皇帝即位仪式的情况,诸如: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作为太上皇的玄宗,在宣政殿将国玺传授给肃宗。翌年元旦,玄宗又在宣政殿册肃宗尊号“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
  五、进行殿试举人——皇帝经常在宣政殿进行殿试举人,例如:乾元二年(759年)五月,即位未久的肃宗,在宣政殿对“文经邦国”等四科举人进行御前殿试。
  六、读时令——读时令之礼创始于魏晋时期,即每年的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立冬五个节气,都要在御前读时令。节日这天,皇帝升御座,身穿与节气相应的服装。尚书令以下各就其位,尚书三公捧着时令宣读。唐时仍有沿袭,但是不那么严格了。
  七、每年五月一日大会群——臣从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至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皇帝每年的五月一日都要在此殿大会群臣。京官九品以上,外官因朝集在京者,一律就列,场面极其隆重。
  八、接见番邦使节——例如,贞元四年(788年)十一月,德宗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回纥的两位公主及宰相。
  2.3、紫宸殿


  紫宸殿位于宣政殿以北,是三朝中的内朝,即“常日听朝而视事”的地方,群臣在这里朝见皇帝,称为“入阁”。依据古制,宣政殿乃是“朔望视朝之所”,皇帝本应该在宣政殿议事,但由于“玄宗始以朔望陵寝荐食,不听政,其后遂以为常”,使得原本在朔望视朝的惯例,没有认真执行。改在紫宸殿听政,“百官侯朝于衙者(宣政殿),因随而入(紫宸殿)见”,即皇帝在紫宸殿听政,而百官在宣政殿外侯旨,听候传唤。
  紫宸殿东有浴堂殿、温室殿,西有延英殿、含象殿,东西并列,是皇帝日常活动之所。紫宸殿北有横街,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寝殿区。紫宸殿为第三大殿,是大明宫的内衙正殿,皇帝日常之间的一般议事,多在此殿,故也称天子便殿。
  含元、宣政、紫宸组成的外朝、中朝、内朝格局多为后世的宫殿所效仿,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便是这种格局的体现。
  3、太液池——太液池始凿于贞观八年(634年),龙朔二年(662年)时正式使用,直到唐末废弃,后因历史变迁终被淤塞和填埋为平地。太液池位于唐城内庭中心地区,是大唐帝国最重要的池苑。大明宫分为前宫和后宫,后宫是以太液池为中心而布局的,是宫廷的皇家园林景区。整个太液池有东池和西池两部分,西池为主池,其平面呈,面积约有14万平方米。
  4、别殿亭观
  大明宫的北部为园林区,建筑布局疏朗,形式多样。紫宸殿以北为太液池,又名蓬莱池,池内偏东处有一土丘,称蓬莱山。池的沿岸建有回廊,附近还有多座亭台楼阁和殿宇厅堂。
  4.1、延英殿——中晚唐,大明宫主要宫殿的功能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三朝大殿逐步由实质性的朝堂变为礼仪性质,真正国务决策议事躲在接近皇帝寝宫的延英殿进行。延英殿位于正寝紫宸殿西上閤门以西,两者相近,联络方便。自肃宗以后,延英殿几乎成为朝廷的中心。
  4.2、麟德殿——麟德殿是大明宫内规模最大的别殿,也是唐代建筑中形体组合最复杂的大建筑群。建于高宗麟德年间,是皇帝宴会、非正式接见和娱乐的场所。唐代皇帝经常在这里举行宫廷宴会、观看乐舞表演、会见来使的活动,唐代宗曾在此一次欢宴神策军将士3500余人。当时,唐代的官员以能出席麟德殿宴会为荣。
  4.3、太和殿——位于清思院东北,靠近左银台门北边宫墙的高地,是晚唐皇帝喜欢的一座便殿。
  4.4、蓬莱殿与含凉殿——《长安志》载:“龙朔二年(662年)造蓬莱宫含元殿,又造宣政、紫宸、蓬莱三殿”。蓬莱殿位于紫宸殿之后,属寝宫别殿。含凉殿在蓬莱殿后,太液池畔。
  4.5、金銮殿(金銮御院)——位于延英殿以北、太液池西南岸,坐落于金銮坡上。地势高爽,视野开阔,可以北眺太液池,是皇帝喜欢居住的园林寝殿之一。
  4.6、思政殿——晚唐皇帝堕落朝政,不但很少在常朝宣政殿听朝,就是正寝紫宸殿听朝的时候都很少,而是所以在便殿视朝,思政殿就是常用的去处。
  4.7、三清殿——唐朝的统治者崇尚道教,认老子为祖先,因此在大明宫内也有三清殿、大角观、玄元皇帝庙等道教建筑。三清殿位于宫城的东北隅,台上是楼阁式建筑,是皇帝论道修养和炼丹服药的宫观。
  望仙楼(望仙观、望仙台/文思院)——武宗时所建,《云麓漫钞》载:“望仙台在宣政殿东北”。《旧唐书》载:会昌三年(843年)五月,“筑望仙观于禁中”。规模庞大,“势侵天汉”,“高百五十尺”,“望仙楼及廊舍五百三十九间”。
  4.8、中和殿——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宪宗崩于中和殿,可知其为一座皇帝居寝的便殿,同时还是皇帝“击毬”娱乐之地。
  5、宫内衙署
  5.1、内侍省——内侍省作为宦官的机构,随着宦官地位的提升,成为宫内特殊的衙署。玄宗以后,大明宫中的内侍省设在皇帝寝宫附近,构成钳制皇帝的一大威胁。
  5.2、命妇院——也称“命妇朝堂”,是命妇们进宫等待觐见皇后的地方。光顺门内的明义殿、承欢殿、长安殿、仙居殿等,都是皇后和嫔妃们的寝殿,命妇院就设在光顺门外。
  5.3、枢密院——中晚唐宦官介入政治的情况剧增,权力膨胀,枢密院是宦官枢密使弄权的办公机构。晚唐枢密院的最高长官枢密使,甚至得以在延英殿御前得闻政事,进一步到参与议论的地步。
  5.4、翰林院与学士院——唐初,置翰林院作为内廷供奉机构,以艺能技术见长者召入翰林院任供奉之职,并不是为了文学侍从而设。至玄宗,置翰林待诏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才开始重要起来。玄宗又别置学士院,兼翰林之职,遂有“翰林学士”之称。翰林学士待值禁廷,专司制诏,甚至参议机密。唐以后历代沿袭,成为文学、儒臣的高位。
  5.5、少阳院与东翰林院——太子的住处称“少阳院”,位于金銮殿西、东翰林院北。
  5.6、左金吾仗院与右金吾仗院——左、右金吾卫作为皇宫的禁卫部队,担任宫城的安全保卫、监察百官出入宫城、检视进宫官员朝服冠带仪表;也是皇帝出行的仪仗队;同时,也负责城市宵禁的街坊巡逻。左、右金吾仗院位于诏训门和广范门外的南北道路与东西长廊之间。
  5.7、左藏库与右藏库——藏库为储存皇室生活用品的库房,左藏库储存各地进贡的皇家贵重用品,右藏库储存进贡食物类。

 

上一篇:唐华清宫

下一篇:小雁塔

客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