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0000 3078

西安香积寺

分类:陕西历史文化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23 阅读次数:195

  关键词:“佛教八宗”之一“净土宗”祖庭樊川八大寺之一
  基本介绍:
  香积寺是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净土宗”祖庭,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净土宗创始人之一善导大师圆寂,弟子怀恽为纪念善导功德,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
  1.1、地理位置:香积寺位于十三朝古都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子午谷正北,神禾原西畔,长安区郭杜镇香积寺村,距离西安市中心约17.5千米。香积寺坐北朝南,地势高亢,南临滈河,西傍潏水,北接风景秀丽的樊川,滈河与潏河汇流萦绕于西南,子午大道过其东侧。
  1.2、结构布局:香积寺坐北朝南,庙宇建设完全遵循佛教建筑规制,有五重主要建筑。寺门面朝南,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展布,有牌坊,山门殿,天王殿,碑廊,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等。中轴线以西,是第二条轴线,从南至北依次为地藏殿,僧房,斋堂等,最后西北方是善导大师供养塔。
  1.3、寺院:文化唐朝的香积寺位于帝都长安城南,地处终南山子午谷证北神禾原西畔,这里南临镐河,北接风景秀丽的樊川,濠河与潏河汇流萦绕与其西,整个寺院幽而不僻,静而不寂。香积寺殿宇庄严整齐、环境幽雅、规模广大,王维曾写《过香积寺》诗予以赞扬:“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1961年3月4日,小雁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小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香积寺名源于佛典《维摩诘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之句。善导大师被信徒们认为是一个信、愿、行的彻底执行者,他除了修正行中的正定业外,还做了许多善事,“自利利他”;于己,终达“功德圆满”,号称“弥陀化身”;于人,则似众香国的香气一样"周流十方无量世界",启迪、感化、引导着众生超度苦海。寺名香积,意把净土宗师善导比作香积佛。
  唐朝——香积寺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寺院规模宏大,有“骑马关山门”之说。据《龙禅法师碑》载:“神木灵草,凌岁寒而独秀,夜暗花明,逾严霜而霏萃。岂直风高气爽,声闻进道之场,故亦临水,面菩萨会真之地。又于寺院造大堵坡(即佛塔),塔周回二百步,直上一十三级……重重佛事,穷鹫岭之分身;种种庄严,尽比丘之异宝。”堂殿、楼台华美壮丽,一如佛经中所说的忉利天宫和释迦牟尼在舍卫国居住说法的精舍祗树给孤独园,景色园林,艳丽宜人。
  香积寺在唐代曾盛极一时,唐高宗李治曾到香积寺礼佛,并赐予舍利千余粒,还有百宝幡花,令其供养。因善导大师在长安拥有众多信徒,这里又供奉着皇帝赐给的法器、舍利子,怀恽召集四方们众多次在寺内举行隆重祭祀,故前来瞻仰、拜佛的人络绎不绝,香火极盛,连武则天也“志想金园,情欣胜躅。事频临净刹,倾海国之名珍;或屡访炎凉,舍河宫之秘宝”,和唐中宗母子多次亲临膜拜。
  “安史之乱”和“会昌禁佛”中,香积寺遭到严重破坏。相传安史之乱时,郭子仪率官军在此一带和安禄山叛军作战,香积寺惨遭浩劫,大量文物遭毁损和遗失,这是香积寺历史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劫难。
  宋朝——净土宗流行,香积寺又得到修复。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香积寺改名为“开立寺”,后因寺院经济与国家财政的矛盾越来越大,朝廷对佛教的政策又有改变,香积寺在改名后不久又恢复了原名。
  辽、金、元——在皇室、权贵都崇信和支持佛教的大形势下,香积寺在衰落的总趋势中,延缓了步伐。
  明朝——,香积寺保持原状。嘉靖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明万历四十年(1618年),“中甫敦物山人”的《宿香积寺》一诗中,描写了当时的香积寺:“野寺荒原上,登登径转遥。禅房穿树梢,珠阁劈山腰。坐久花频落,谈深鸟故骄。淹留从世钠,寂寞话前朝。”
  清朝——香积寺仍保持明朝的规模,并进行了修葺。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修葺善导塔,塔门上所嵌“涅磐盛事”即此时镌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陈景富在《香积寺》一文中说:“直至清末,寺内尚有不少金石文物,精刻119件。”同治年间,香积寺再度毁于兵火,据传日本浪人趁机盗走大批金石文物,寺僧为了保护文物,曾埋藏若干,但至今这些文物下落不明。
  清之后,不复当年壮观景象,仅存太和殿、金刚殿、僧房和善导塔等几座小塔。清末民国初时,香积寺只有1名僧人,拥有80亩土地,但都被周围的村民耕种。仅住僧3至5人,有土地80亩,分别由香积寺村和周家庄的村民自种,民国年代寺院之衰,不堪言状。
  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住僧增至8人,在土地改革中,香积寺的8名僧人分得28亩土地,过着农禅并重的生活。到1963年,寺僧增加到19人。文革中,4位僧人病故,4人还俗,2人参加建厂,9人下放到香积寺村生产队从事农业生产,到1968年,有12人返回寺庙居住。寺内大塔中身因雷击分裂,一片残败气象。
  1979年,人民政府为振兴香积寺,拆掉长安县子午镇(今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办)的占戏楼,修建了新的占地180平方米的大雄宝殿五间,对佛舍利供养塔进行了加固维修,收回寺周土地30余亩,修筑了长方形的全部围墙,又在大殿之后新建了一座占地130平方米的一进三间佛堂,平整了花园卉圃,开辟始至贾里村至香积寺的公路,在净业法师塔前开辟了停车场。
  1987年5月25日,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香积寺视察,他指出:佛教也要对外开放,因此把寺院的环境殿宇的布局和殿堂的内部装修,搞得要讲究一些,以适应接待外宾的需要。为此,香积寺又修建了贵宾接待室。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香积寺的面貌大为改观。
  历史价值:
  香积寺是“净土宗”祖庭。
  “净土宗”又称“莲宗”或“白莲宗”,在四世纪时由多位译僧逐渐介绍传至中原,著名的南朝僧人慧远曾大力提倡白莲净土信仰(元末的时候被农民军借用而成白莲教起义),后世人将慧远追认为净土宗初祖。然而自慧远之后200年净土信仰并未在中国普遍流传(这与中国固有的天圆地方,只有一个世界的理论有抵触),净土宗正式成为宗派是善导开始的。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善导回到长安,专心传播净土宗。由于善导宣传的净土宗的修行方法简单易行,修学此宗不一定要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静坐专修,只需住行坐卧皆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只要信愿具足,一心念佛,就可往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对士大夫和老百姓都很有吸引力。经过善导的弘传,“三年后满长安城内皆受化”。善导入寂后,弟子怀恽等将其遗骸葬在长安终南山神禾原,立塔纪念,会葬者倾城,盛极一时。因为善导在香积寺普法,又葬于香积寺,故香积寺成为净土宗祖庭。
  香积寺是中国和日本净土宗共同的祖庭,是中日两国悠久文化渊源和源原传流友谊的历史见证。净土宗在8世纪时传入日本,12世纪时,日本僧人法然上人依据善导的《观无量寿经疏》创立了日本净土宗,广泛在日本传播。善导的《观无量寿经疏》是日本净土宗的根本圣典,法然在著述中宣称:“我以善导一师,开净土宗”,所以日本净土宗信徒都以香积寺为其“祖庭”。
  主要建筑:
  1、牌楼


  为陕西富平特产的荆山墨玉所制,五门六柱式,精工细作,远处望去气势宏大。牌楼前后均为赵朴初题写,前书“香积古刹”,后书“净土祖庭”八个镏金大字,在汉白玉的烘托下,金光四射。青狮、白象、金毛吼,三种灵瑞奇兽,各具形态,左右对称,负起牌坊,石工之细,刀法之精,令人赞叹。牌楼东侧,还有一通上刻“净土祖庭”的石碑。西侧为“香积堂上圆寂比丘隆贤恩师览灵之塔”。
  2、山门


  “香积寺”匾额,为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其下悬挂“莲开圣域”,“祖德无穷”,“光明宝幢”,“慈航普渡”,“无上清凉”五匾。正中“莲开圣域”匾为大兴善寺和青龙寺联赠。廊柱挂楹联两幅,主联为贾平凹题写:德慧佛心回头好听禅院声,法正自我醒世愿做明眼人。副联:潏水滈河环古刹,佛光慧日耀人天。纸联一副: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
  3、天王殿


  天王殿雕梁画栋,飞彩溢丹,飞檐斗拱,翘角重叠,壁画浓墨粉彩,弥勒佛和颜悦色居中,八大金刚分于两侧,形态不一,怒目而视,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金刚怒目”。天王殿檐下悬挂匾额“天王殿”,为明善题写。再下悬挂三匾,自西向东分别为“佛运隆昌”,“宏法利生”,“慧灯常明”。“佛运隆昌”匾为巧翔居士题写;“宏法利生”匾为言生禅人敬奉,张士仲题写;“慧灯常明”匾为甘肃武威鸠摩罗什寺贺奉。
  4、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风格装饰古朴典雅,殿内宽敞明亮,肃穆庄严,龛台上供奉着阿弥陀佛接引站像,顶上高悬金色宝盖;佛前安放着日本净土宗所赠善导大师彩绘坐像。善导安然端坐在莲花座上,双手合十,手挂念珠,专心念佛。坐像前两边幢幡幔垂,宫灯灿烂,法器陈列井然。殿前有雕工精巧的两座石灯,亦为日本净土宗所赠。大雄宝殿前十棵苍劲的柏树,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间的友谊如松柏一样万古长青。在大雄宝殿前分布着客厅、念佛堂、戒堂、客房等建筑。
  文物遗存:
  1、善导舍利塔


  善导塔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亦称善导舍利塔,或称善导灵塔,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舍利塔系青砖砌成,塔顶因年久残毁,现存11级,高33米(据载原为13级),周围广200步,呈正方形,每边长9.5米,壁厚2米,密檐仿木结构,外观奇古秀丽。历经1300年之风雨侵蚀及地震、兵燹之灾,塔身遍体鳞伤。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善导塔重新整修,塔内有木梯直通塔顶。塔型既为密檐,又仿楼阁式。塔的底层非常高,二层以上高度骤减,每层叠涩出檐,檐下均饰以两层菱角牙子。每层四壁正中辟券门。
  塔身壁面作仿木结构,用砖砌成扁柱、栏额、斗拱。每面均作3间,左右两间的扁柱之间用赭红绘成直棂窗形。塔身周围保存有鞍形的十二尊半裸古佛,雕刻精巧。塔基层四面有门,南门楣额上嵌有篆刻的“涅槃盛事(时)”横额,是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修补时所作。塔身四面并刻有楷书,内容为《金刚经》,字迹雅秀、笔力遒劲。
  善导塔与小雁塔形式相似,但其塔角方直,不像小雁塔那样圆和,又有楼阁式砖塔的一些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塔自顶至底层,顺各层南北拱券处中间裂开,与小雁塔的裂缝极为相似。据史载,这条裂隙在宋元年间(1086—1094年)以前就已存在,已900余年。在一层券门处,每面均有六个砖孔洞,当年此处似有木构或其他形式的抱厦,现已不存。
  2、敬业舍利塔


  敬业是善导的弟子,敬业舍利塔位于善导塔东侧,两塔相距约200米距离。敬业舍利塔建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为方形五级楼阁式空心砖塔,底层边长四点五米,南面有券门,以上各层南面均有券龛;台基高1.8米,通高14.7米。因处香积寺墙外,基本上处于无人照顾状态,所在台基杂草丛生,只是简单地在台阶处设置了保护性的铁栅栏。除善导弟子敬业灵塔外,善导塔南还有万回、平等灵塔。
  3、陀罗尼经幢


  香积寺陀罗尼经幢,立幢年代为唐代,称唐幢,共十通。第一通位于天王殿台阶左侧,其余八通位于大雄宝殿前的花坛内。东侧两通,西侧八通。其中的“施灯功德经幢”所刻文字尚清晰可辨,为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所建,上刻《佛说施灯功德经》。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上一篇:西安市灞桥区

下一篇:青龙寺

客户留言